12月14日下午16时,夕阳余晖洒满江面,赣江主支英雄大桥下游1000米处一艘货运船正停泊在江心位置,紧挨着的水上浮吊正在有条不紊的作业,它的大臂有节奏地来回摆动着,伴随着“轰隆轰隆”的机械运转声,底端的抓斗将一袋袋从江里抓起的砂石放进货运船舱,然后又返回河道抓取砂袋……此时,正对着船只的堤岸上一双疲惫的眼睛始终聚精会神地注视着这里,水上浮吊大臂摆动的频率正牵动着他的心。
这就是南昌市赣江城区段保供水临时抬水应急工程围堰、临桥、钢板桩内砾石填充带清理工程(简称抬水工程)项目现场,赣昌砂石公司副总经理张军茂守在这里已有10个日夜,他说抬水工程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不在现场盯着不放心啊,你不要看现在是正常作业,随时都可能发生突发情况,遇到问题要及时处理,切不可耽误疏通航道的进度。
解决民生 筑建围堰保供水
为保障南昌市城区供水安全,按照省市联合会商南昌市城区供水安全保障会议精神,我市于2022年9月22日启动了南昌市赣江城区段保供水临时抬水应急工程围堰的建设,当时由赣昌砂石公司进行了钢板桩内的砂石填筑。现赣江段水位逐渐回升,全市供水问题得到缓解,为了打通河道,南昌市防汛抗旱指挥办公室于11月30日下发《关于南昌市赣江城区段保供水临时抬水应急工程围堰拆除方案的批复》(洪汛办〔2022〕23号)文件,要求对临时抬水应急工程围堰进行拆除,赣昌砂石公司负责该工程围堰、临桥、钢板桩拆除后钢板桩内砾石填充带的清理工作,清理所产生的砾石、泥砂。
紧急受命 高效部署定方案
接到任务后,赣昌砂石公司董事长唐晓飞高度重视,立即召集各相关部门就该抬水工程项目施工方案进行会议讨论,结合以往经验,最终决定该项工程采用水上浮吊进行作业,将河道内砂石吊装上船再运往集中卸货码头,这样既可以解决无法容纳大型挖沙设备的问题,也能以借助浮吊可360度作业的灵活性将河道内砂石、淤泥等混合料清理干净,唯一不足的就是效率较慢,但此方案可以保障航运产业的运作,保证上游发电站水路运煤及南昌市在建的洪州大桥经水路原料配送等工程产业的运转。
在人员方面,赣昌砂石公司制定了由唐晓飞亲自指挥,副总经理张军茂现场指导,公司中层轮班值守,员工“两班倒、1+1”24小时不停歇的作息应急方案,让员工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以保障日常监管作业可有条不紊的开展。
上下一心 克服困难保进度
该工程竣工时间定在12月中旬,赣昌砂石公司人员及设备于12月2日进场,期间要对早期填埋的5.5万吨填埋料以及数月累计的大量淤泥进行清理,如此庞大的作业量却只有不足半个月的工期,毫不夸张的说是在与时间赛跑,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将争分夺秒。
然而,项目施工现场情况比想象当中更为复杂,一是设备维修问题,水上浮吊连续24小时作业将会导致液压轴爆缸损坏,每次设备维修需耗时2-3小时,白天还好,夜间损坏将无法维修,只能更换设备,更换设备则需摸索作业位置,因为水下情况是不固定的故会耽误更多的时间;二是需清理的混合料在经河水浸泡后总量比预期的量更大,加上抓斗抓取砂石不稳定,导致清理的时间拖长。三是气候寒冷,夜间江面最低气温均跌破零摄氏度,给晚班工作人员工作带来级大困难。
其间,赣昌砂石董事长唐晓飞多次来到项目现场了解工程进度,协调解决项目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工作在一线的人员进行慰问。
设备坏了,我们及时联系维修;抓取量小,我们研究方法提高效率;气候寒冷,我们咬牙坚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12月18日恢复赣江城区段河道通畅,12月19日赣昌砂石公司全面完成了赣江城区段保供水临时抬水应急工程围堰、临桥、钢板桩内砾石填充带清理。
18个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数次紧急问题的处置,赣昌人再一次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协调”精神风貌,充分展现了南昌交投人卓越的风采。
▸文/图 | 谭晨、喻鑫涛